315金融消保专栏
近年来,电信诈骗越来越猖狂,也越来越多样化。作为消费者,要提高自身防范电信诈骗风险意识,也要加强信息保护,注重自身的支付安全。
【案例详情】
近日,一位40多岁的女性客户前往我行龙岩分行某支行开卡,并声称需要开立手机银行和网银,说完还用微信语音和对方确认是否只需开立网银即可?这引起服务专员的警觉。网点服务专员仔细询问客户办卡的用处,客户称是用于炒股用的,自己被人邀请加入一个专门讲解炒股知识的微信群,并加入一位炒股客服的微信。在征得客户同意后,服务专员查看了客户加入的微信群和炒股客服的聊天记录,发现炒股微信群中讲解了一些炒股知识、技巧和一些近期行情,并无其他可疑。但查看客户炒股客服的聊天记录,发现对方有发送一个链接,并声称让客户发送自己的身份证正反面的照片,即可帮忙开立证券户。服务专员询问客户是否有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相关信息?客户称还未提供。点击此链接发现是一个名为“某某证券”的开户页面,百度后发现并无此证券公司或相关信息。而后服务专员向某证券公司的员工询问此注册链接是否真实?该证券公司员工回应说,也不知晓其详情,并称最好还是不要让客户注册。服务专员便告知客户,这个炒股客服提供的注册链接初步判断不可信,“某某证券”这个证券公司也无法辨别真假,劝客户先不要注册炒股户头,如果轻易向对方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等很容易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或信息泄露。客户听后决定将这个炒股客户删除好友,并退出这个炒股微信群。
【风险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股市,本案不法分子抓住部分股民急于通过炒股“致富”的心理,以向客户推荐炒股知识、技巧及近期股市行情为手段,目的在于套取客户身份信息造成客户资金损害。一旦客户手持身份证照片被不法分子获取,客户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面临威胁,遭遇金融安全危机、交通医疗风险等的概率极大。
温馨提示您:
一是要有强烈的意识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身份证这些个人信息不要存手机里,不要给陌生人提供信息。
二是做到四个“不要”,不要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要连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及身份信息;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三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各种网络交友,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贪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掉馅饼,必定有陷阱”,遇到可疑的情况及时报警,配合公安机关破案。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