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进万家

【金融教育月专栏】以案说险——牢记“六不三问” 远离电信诈骗
发布日期:2020-09-11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来源: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木马短信、钓鱼网站骗取转账、机票改签、冒充运营商客服、冒充熟人电话、冒充执法人员、网络兼职、网上购物退款、虚构退税补贴……近年来,电信诈骗翻新层出,不法分子千方百计编造各种虚假事实进行诈骗,侵犯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消保小卫士提醒广大市民:防范电信诈骗,保障财产安全!

 

近日,蔡大姐接到了自称是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涉嫌某起刑事案件,要求其将名下全部资金转到指定的银行卡上,以证清白,否则将面临刑罚。蔡大姐情急之下将银行资产情况、密码等重要信息悉数告知给不法分子,卡内资金被分批转走50余万元。几日后,蔡大姐再次准备将到期理财资金转入诈骗分子提供的“安全账户”时,银行客户经理及时发现异常,与其进行沟通,并耐心进行解释,最终成功拦截了蔡大姐20万元理财资金被诈骗,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案例中的蔡大姐正是遭遇到了不法分子冒充执法人员进行的电信诈骗。在此类案例中,不法分子假冒执法机关名义,谎称受害人的银行卡涉及刑事案件或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惊慌恐惧心理,通过威吓骗取受害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并在网上对自己的银行卡数据进行更改操作,一步步诱使受害人掉入转账陷阱,然后转走受害人的钱财,达到诈骗目的。

防范电信诈骗,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广大市民在工作生活中要做到“六不三问”。

 

(光大银行福州分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