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服务专题

初心如磐 使命如山
——泉州农商银行贯彻“三农”思想的实践
发布日期:2018-03-12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来源: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泉州农商银行积极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守一份初心,推进两个重点,夯实三个基础,落实四项清单,推动五个着力,着力做好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三篇文章”。

一、坚持定位,坚守一份初心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黑金刚仍在紧锣密鼓加工,接到印尼、越南等多地的订单。“最终订单的落定,拼的还是产品的实力。”黑金刚(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小鸿介绍,黑金刚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和“泉州智造2025”的号召,与德国、意大利等地的高端研发团队形成合作一项,研发整体智能生产线,为制鞋企业提供从“一团麻线到一只鞋”的整体智能生产全过程,以新型、节能环保的自动化设备替代高耗能的传统工种,目前公司已拥有198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率先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认证,2017317日挂牌新三板,成为高新技术型上市企业。泉州智造行业的“黑马”黑金刚的智能之路,受益于泉州“数控一代”政策,离不开泉州经信委与泉州农商银行的支持,享受“数控易贷”产品的优惠。

1.坚守靠的是初心,回归服务本源。泉州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助力小微、造福民生”的战略定位,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产业以及产业园区建设、“泉州智造2025”等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推进科技、绿色、普惠金融领域信贷稳步增长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出了“数控易贷”、“林易贷”等绿色信贷产品,共发放“数控易贷”19笔、贷款余额3775万元;“林易贷”249笔、贷款金额4601万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10笔、贷款金额2275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9户、余额1799万元;农房抵押贷款43户、余额4054万元。

2.坚守靠的是传承,回归内涵发展。一是“金融+慈善”。推广以慈善为主题的“观音卡”系列金融服务产品,已发行观音卡25942张,打造慈善金融品牌。目前已使用近100万元善款支持近200名贫困优秀学生、教师,连续两年为99名老人发放慰问礼金。二是“金融+创业”。积极响应“双创”战略,扶持青年客户群体,已发行“青创卡”20897张,授信金额22.71亿元,用信余额10.39亿元,已对创业青年授信41.14亿元,用信26.79亿元;新增服务“青创板”挂牌企业20家意向授信1450万元,打造“青年圆梦计划”。三是“金融+扶贫”。在为418户贫困户100%建档立卡的基础上,持续推广“跨村联带”、“公司+农户”、“一笔资金”模式,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小额计生贴息贷款、石结构房屋改造贷款等民生信贷投放共计3.05亿元。推选优秀青年干部分赴泉州四个县域团委挂职副书记,共组织金融知识下乡集中宣讲130场次,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18034万元,扶持青年创业人数1930人,帮助农村合作社38个。四是“金融+文化”。推出首张助力泉州申遗的金融卡——“海丝卡”,着力开发“一卡一贷一路”海丝文化金融服务体系,连续两届冠名海丝古城徒步活动,推动海丝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

3.坚守靠的是创新,回归普惠金融。围绕“互联网+普惠金融”的要求,大力推进智慧普惠。一是线下延伸服务半径,优化网点布局,通过布设流动服务车、新增移动柜员机36台、移动便民终端等,在数字化、智慧化、社区化、个性化等方面下功夫。二是线上完善服务功能,持续推广云闪付、二维码扫码收单等新型移动支付业务,依托福建农信网贷平台,推广农e贷等线上贷款产品和“福e购”农村电商业务,实现从单一的资金扶持向“资金+信息+平台”的综合服务转变。

二、提质增效,夯实三个基础

家住安溪县参内乡的赵锦龙,老家有自建房二层约250平方米,并在安溪县城购买一套商品房约110平方米。赵锦龙日常对民生新闻较为关注,在获悉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大趋势,投资安装光伏发电不仅能充分利用闲置的顶层板面每月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外,光伏板还可以起到防水防晒的作用。赵锦龙主动与安溪比高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接触,安装总功率21千瓦时,总投入资金约16.8万元,首付3.4万元资金,在我行安溪县支行办理了“光福贷”贷款13.4万元,采用按月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贷款利率不到6厘,每个月平均发电量约2500千瓦时,按照国家电网的收购价每千瓦时0.85元,每个月平均收益约2105元。赵先生不仅利用清洁型能源提升了自身的收入,同时为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同时,为保障光伏发电设备免受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损害,安溪比高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客户免费购买了十年期限的财产保险。

泉州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的精准扶贫领域广泛帮扶最基层、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低收入群体,与江苏比高新能源集团对接绿色光伏产业,创新推出“光福贷”,目前已发放225笔、金额2200.38万元,变“输血”为“造血”,有效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绿色金融”建设的具体实践。

1.守土有责。推广“房好贷”、“分期贷”、“公分贷”,公分贷笔数4238笔、金额 4.08亿元;房好贷授信939笔、金额 4.36亿元,用信金额3.40亿元;分期贷5153笔,金额6.47亿元。泉港支行长期扎根当地,打造“泉港人自己的银行”,目前储蓄存款总量和增量位居泉港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个人贷款余额位居泉港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凭借高效快速优质的服务与国开行、邮储银行抢夺学生市场,今年承办泉港区99%的助学贷款市场份额。

2.守土负责。一是创新发“力”,以普惠金融卡为载体,先后推出了公职普惠卡、双创普惠卡、青创卡、成功卡、留联卡等系列产品,实行“1358”金融服务机制,被团中央评为“银团合作优秀项目奖”、第四届金融青年双提升活动“金点子”方案大赛优秀奖、机制创新类一等奖,青创贷2.0被评为“金点子”产品创新类三等奖。成立了全省首家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青年支行”,并参展“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与高校签订共建协议,创新推出校园普惠卡、青创贷2.0,对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福建省委办公厅出版的第160期的《八闽快讯》专门刊登了我行青年支行的特色做法。二是服务给“力”,坚定不移地落实“背包银行”精神进村到户,推进信用村建设,简化放贷流程、提高授信额度和优惠贷款利率,实行“一张表”审批。目前农户贷款面17.74%,信用户13464户,信用村52个,金牌信用村6个,信用镇2个。

3.守土尽责。一是做活金融市场。加强对宏观经济及政策的研判力度,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8.75亿元,增幅97.84%,资金运作收益率达5.39%,在福建农信系统中名列前茅。二是做优国际业务。国际结算量5467万美元,外汇业务中间收入198万元,增幅138.55%。实现外汇协议存款业务零突破,在全省农信系统内率先办理了外汇单位存款,为企业开启理财新路,深化银企合作实现共赢。三是做全中间业务。扩大代理业务领域和签约客户,银医通项目落地并加快推动物业费代收、住宅公共维修资金等种类。四是做深跨区经营。省内外主发起设立的12家村镇银行坚定“小特精好”经营方针,资产总额近7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50亿元,各项贷款近40亿元。

三、党建引领,落实四项清单

泉州农商银行把基层党建、金融支农、脱贫攻坚和服务实体经济等工作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服务、推动发展的理念,打造“党建+金融”品牌。

1.强化责任清单,描深问责红线。一是把握“一个重点”,强化党建工作引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强化“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二是抓好“两个关键”,增强党建工作自觉。抓好支部书记这一关键,制定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把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做到全行工作的难点上,做到在各项业务的点子上。抓好党支部这一关键,引导各党支部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落实“三会一课”,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三是完善“三项制度”,丰富党建工作内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学习十九大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强化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锻炼;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按“一岗双责”要求,积极支持和指导挂钩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业务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制定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将综合评价结果纳入各党支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2.制定联动清单,找准发展路线。一是党建+普惠金融。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与全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推动业务转型发展。二是党建+客户建档。进村入户,通过实地走访、交谈了解等形式,认真做好客户调查、建档工作,实现存款、贷款、手机银行、普惠金融卡、农e贷、云闪付等业务营销,及时将助农惠农举措落到实处。三是党建+精准服务。发扬“垄上行”、背包银行精神,推广落实“551服务模式”,提供普及金融知识、建立客户档案、手机信贷需求、受理业务申请、开办电子银行等业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3.推进项目清单,丰富工作连线。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在工作方式上有所改进、突破,结合业务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开展党建活动。一是持续推进“党建带团建,青创当先锋”活动,加强与团市委、泉州市金融团工委等团组织的对接,推广青创卡、青创贷、校园普惠卡、福吧卡、创e贷等产品,指导青年支行落实“圆梦计划”,逐步形成“以党建带团建,抓党建促团建,党团共建促发展”的工作格局。二是持续推进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基层党组织以“班子联建、党员联培、实事联办、发展联促、阵地联享”为主要内容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把共建活动有效地融入经营、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环节。目前已围绕红色金融、绿色信贷、精准建档、普惠金融服务站、电子银行业务营销等主题开展4期结对共建活动。

4.落实扶贫清单,探索致富路线。我行通过着力打造“金牌信用村”支农典型,十几年如一日为泉港区惠屿村村民建立信用档案,目前共评定信用户212户,授信总额4011万元,用信余额3610万元,无不良贷款,贷款户数占全村总户数63%,不定期上岛办“夜校”,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并布设普惠金融便民点,让村民不出岛就可以自助缴费、查询、转账,实现金融服务不出村,以信用惠农帮助孤岛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从单一的牡蛎养殖发展到多元化海产品养殖,逐步形成泉港沿海养殖第一村,从穷得只剩下信用到人均收入10年翻20倍,成为“幸福村”。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单强行长一行到惠屿岛开展实地调研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总结推广惠屿岛普惠金融模式。同时,深入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泉港支行党支部与人行惠安县支行党支部、惠屿岛党支部通过理论联学、阵地联建、工作联动等措施,理论联系实际支持惠屿村联建项目,打造“支农再贷款示范村”,设立反假货币工作服务站,推进泉港区信用镇、信用村建设,把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2018年,是泉州农商银行全面完成增资扩股走上稳健发展轨道的“行稳致远”之年,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绿色金融”之年,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质增效”之年。泉州农商银行将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四好银行”为目标,以“普惠金融,小特精美”为战略定位,踏上新征程,奋力新作为,党建引领再赶考,乡村振兴再发力,提质增效再深化,业务转型再升级,农商铁军再出发,走好“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经营之路,打造升级版的泉州农商银行。

 

(泉州农商银行 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