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服务专题

源头活水化动力 力促三农焕新颜
——南平农商银行践行“金融助理”制度十一周年纪实
发布日期:2013-06-26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来源: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南平农商银行作为南平本土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是“南平机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南平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党委、政府“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工作要求,自2002年“金融助理制”推行以来,先后分三届共推荐45位支行行长为南平市延平区15个乡镇政府乡镇长担任金融助理。十一年来,南平农商银行与“南平机制”共同成长,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管理能力更上一层台阶,南平农商银行逐渐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

“南平机制”与现代化的农村商业银行相结合,所爆发出的生命力成为一种源头活水,不断改善农民的生活,改变农村的面貌, 改进农业的生产结构,使“三农”焕发新的光彩。十一年来,南平农商银行践行“金融助理”制度呈现以下几大亮点:

一是激活动力,支农贷款连年攀升。南平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历经三届,每一位金融助理认真履职,充分扮演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银行信贷投向通讯员、银行与当地党政部门协调员的角色,在宣传国家金融政策、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推广金融业务、落实国家金融政策,着力提升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金融助理制度的助推下,南平农商银行从2002年以来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涉农贷款逐年增加,截止20135月末,全行支农贷款金额达15.02亿元,占各项贷款73.87%,分别比2001年末增加13.86亿元,增长11.94倍,占比提高了34.48%,增长87.53%

二是强化科技,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南平农商银行在贯彻落实“金融助理”制度中,加强电子化建设,提升服务三农的科技水平,农村乡镇支行从初期个人储蓄全区联网、通存通兑到目前已发展到全方位的金融电子化服务。截止20135月末,南平农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布设ATM(自动取款机)29台、CRS(自动存取款机)15台,自助终端22台,自助机具总数达66台,全行自助机具覆盖率达160%以上。已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186个,覆盖延平区应设行政村的96%(该数据根据居民保中心数据口径),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领取社保金、缴交医保、社保金等金融服务业务,金融服务基本实现“村村通”。仅2012年全年通过小额支付便民点办理业务78442笔,金额达1338万元。

三是支农支小,加大“三大工程”深入建设。南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金融纽带作用,认真贯彻银监会“三大工程”的工作部署,突出“支农支小”工作重心,在原来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增户扩面”工作力度,全区农户74350户,目标建档农户数45360户,经过全行上下努力,到20135月末已建档农户数32174户,建档面达70.93%。通过农户信息建档并授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进一步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四是倡导诚信,推进农村诚信建设发展。南平农商银行协调做好信用乡镇、信用村和诚信青年的评选工作,积极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下派干部贷款授信等制度的实施,积极配合“南平机制”推行的“高位嫁接干部”贷款授信制度。通过对科技特派员、流通助理、农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助理等下派干部授信、支持稳定项目发展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以此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

五是因地制宜,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南平农商银行通过下派金融助理加强基层农民的沟通和联系,了解和掌握当地农民发展生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扶持力度。如:延平区的养猪业、库湾养鱼,百合花种植以及竹木制品加工业,近几年的大棚菜种植等已形成我区主导产业。南平农商银行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五户联保贷款等方式发放贷款,解决农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拓宽农户融资渠道,促进农户种养殖、渔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六是建设海西,支持农村弱势群体创业。南平农商银行在建设社会主义农村中,加大对农村较弱势的群体的支持力度,积极配合市区党政、妇联等部门,主动融入,大力支持,开设贷款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优惠贷款对象,发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农村诚信青年贷款、农村困难党员贷款、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共计8827户,发放贷款金额1.79亿元,助推弱势群体发展、生产、创业致富,为建设和谐的新农村做出较大的贡献。

七是助学助困,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更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的实施,南平农商银行立足金融助理制度,大力支持民生工程,从2010年起大力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按照简化手续、最低利率,为贫困学生入学、完成学业和实现就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信贷服务。截止20135月末,累计发放助学贷款725户,授信金额达1382万元,为725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圆了大学梦。

八是勇担责任,大力开展灾后重建家园贷款工作。2010年南平市延平区遭受“6·18”特大洪灾,全区有一半的乡镇受灾,经济受到重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南平农商银行在自身受灾严重的前提下,勇担社会责任,灾后第一时间在王台、茫荡镇开办临时金融服务窗口。总行领导带领信贷部、风险部门人员,亲自到现场办公,积极对受灾农户进行贷前审查,及时向受灾农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当时因信贷资金不足,南平农商银行还积极向市人行申请支农再贷款1800万元。2010年到2011年累计发放受灾农户重建家园贷款1921户,发放金额7952万元。如今,在南平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下,西芹镇新亭新村、茫荡镇桥北新村等37个灾后重建点新房矗立,交通便捷,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景象。

南平农商银行始终坚持这样的市场定位——根植大地的银行、遍布城乡的银行、服务三农的银行、农民自己的银行,金融助理制度作为南平市党委和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新和实践,与南平农商银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谋而合。南平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已经走过整整十一个春秋,南平农商银行还将继续坚守,迎来一个又一个十一年。

(南平农商银行 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