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服务专题

中行福建省分行“私人订制”满足“三农”多元化需求
发布日期:2014-09-11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来源: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都说银行雨天收伞,我们这里中行却是雪中送炭。”这是龙岩的一位生猪养殖户在获得中行的资金支持后发出的由衷赞叹。中行龙岩分行通过为农户“私人定制”的福农卡,为他解了资金短缺之困。 
  从年初开始,像他这样的农户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困境:由于生猪价格下跌,农户惜售,导致资金紧张,一些农村信贷机构不敢给养殖户贷款,更谈不上扩大生产规模。 
  作为省内的生猪生产、外销大市,龙岩的生猪出栏量占比超过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仅新罗区每年就有200万头左右的生猪出栏。这里的养殖户多为农户,拥有小型猪场。他们虽然具备一定还款能力,但由于规模小、不能提供抵押担保,因而长期得不到金融机构重视,无法获得银行融资。而今年的情况则显得更加严重。 
  鉴于这种情况,中行龙岩分行银行卡中心深入挖掘客户需求,依据供应链融资原理,设计了核心客户(生猪养殖户的饲料供应商)担保,以中国银行福农卡为载体,给养殖户定制惠农特色分期付款业务,专项用于购买饲料,解决养殖户资金短缺难题。不仅如此,中行还免费配套芯片卡、信用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项金融产品服务。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除福农卡特色分期贷款外,该行还先后创新推出了中小企业信贷产品“中银甘薯通宝”、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专门用于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养殖户,有力地推动了辖区内“三农”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龙岩市虽然金融机构众多,但银行业的经营发展趋于同质化,不少银行都主要贷款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形成了大额贷款占比偏高、涉农贷款偏低的信贷结构。而另一方面,很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企业和小农户,却因为没有传统合适的抵押品、担保条件差、经营风险高等原因,被一些金融机构拒之门外,无法获得银行融资,只能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始终迈不开步子。 
  针对此情况,中行龙岩分行积极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新趋势新需求,坚持以创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大信贷资金有效投放,在深入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和融资方式,突破了“三农”风险大、成本高、操作复杂的瓶颈,满足“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实现了金融与“三农”的共赢发展。 
  连城红心地瓜干是闽西传统的名特食品,已有200多年历史。近20年来,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行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但也存在规模不大,产品与市场有一定脱节等问题,急需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 
  去年,龙岩分行通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考查和比对,针对连城县域内的地瓜干加工企业推出“甘薯通宝”产品,实现企业批量化授信,并在辖区内推广。截至今年4月末,仅龙岩连城支行就为当地6家地瓜干加工企业核定总量2318万元,已提款1858万元。 
  创新担保方式,实施林权抵押是龙岩分行的又一项惠农金融服务。 
  今年4月,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从中行龙岩漳平支行拿到了800万元。这笔林权抵押贷款的成功发放,在当地引起极大地反响,不少农林企业纷纷称赞中行“脱下皮鞋穿草鞋”、“支持‘三农’接地气”。 
  过去,由于农林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投入回报慢,农林企业又没有银行认可的抵押物,融资难度较大。中行以林权抵押为担保方式,发放固定资产贷款的方案,一经推出即受到当地农林企业的欢迎。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与大用生态农业公司相类似的企业来到中行申办林权贷款。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  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