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工行莆田分行根据文明办部署,结合工行莆田分行的工作实际,开展“七个一”活动。即:一堂(每月举办一次道德讲堂)、一队(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一牌(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道德守礼提示牌)、一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一传播(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一结对(文明单位共建活动)、一爱心(爱心行动)。扎实推进工行莆田分行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工行莆田分行文明行业创建质量。
一是“一堂”:建好道德讲堂。将“道德讲堂”作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与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按照布局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对象分众化、形式多样化、时间经常化的“六化”要求建设好“道德讲堂”。严格按照“看录像、听事迹、谈感悟、作点评、送赠言”五个流程开展活动。组建“道德讲堂”宣讲队伍,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开展宣讲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规范档案材料的保管和收集,包含“道德讲堂”年度活动方案、活动记录表、活动图片、课程安排、评议和感言发言稿、年终总结等材料,保存好每次活动的电子材料和视频资料,切实做好“一堂一档”。
二是“一队”:建立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工行莆田分行范围内建立一支226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认真制定工行莆田分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办法和年度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大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动员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与敬老、爱幼、帮扶、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文明礼仪知识普及、网络文明传播、公共场所文明引导、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8个小时。着重开展体现人文关怀的关爱老幼弱残和体现生态文明的关爱自然两大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干部职工在活动中弘扬志愿精神,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是“一牌”: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礼提示牌。充分利用单位橱窗、绿地、走廊、电子显示屏等适宜位置,设立反映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单位文化、文明礼仪、国学经典和社会公益等内容的温馨提示牌,用道德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培养人,引导干部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尚道德,践行文明,争当文明有礼的工行人。
四是“一桌”: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积极响应省、市文明办关于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的号召,倡导文明就餐,合理消费。向工行莆田分行员工发出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开设文明餐桌行动宣传专栏,将环保、文明、节俭进行到底,养成理性消费的饮食习惯。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倡导餐桌礼仪,维护用餐环境,不肆意喧哗,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五是“一传播”: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建立有效发挥作用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专人负责日常组织、策划、实施文明传播方案和部署。为工行莆田分行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广泛发动干部职工,运用电信、移动、联通手机和网络等通信平台,通过撰写博文、论坛跟帖、原创评论、微博等形式,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单位工作亮点、经验,使创建活动更加生动有效,更具传播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开展网络、手机文明传播行动,通过电子信箱、QQ、MSN等向相关网民发送文明传播的重要内容,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相关网站的网上讨论,积极引导网上舆论。
六是“一结对”:结对文明共建。工行莆田分行通过向莆田SOS儿童村捐赠办公电脑,全面拉开了工行莆田分行与莆田SOS儿童村结对共建活动的序幕,将SOS儿童村作为工行莆田分行长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地、志愿者活动的基地、党员教育的基地。工行莆田分行本着“做实事、办好事”的原则,通过长期结对帮扶的形式,支持儿童村的建设和发展,用爱心携手共建孩子们的美好家园,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为社会发展注入精神的正能量,充分展示莆田工行人文明形象。并通过活动的开展,实现双向带动、双向提升、双向受益的良好局面,争取双方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七是“一爱心”:奉献一份爱心。工行莆田分行员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共捐款 13.8万元。积极响应总、省行党委提出的“履行社会责任,做优秀企业公民”的号召,开展 “爱心红书袋”捐赠活动,为“双留”儿童(留守儿童和留城儿童)送去关爱,向社会传递关怀“双留”儿童的感动。工行莆田分行发挥省级文明单位的自身优势,采取资金扶持、物质捐赠等多种方式,为社会福利机构办实事办好事。每年结对帮扶资金、物品价值不低于1万元。同时建立完善了将捐赠活动与该行自身业务发展紧密结合的长效公益模式。并积极参与“慈善一日捐”、“母亲健康1+1”大型现场公益募捐等社会公益活动。分别深入仙游的老山村、高山村和秀屿的高林村进行助学扶贫,彰显工行“爱心银行”的风范。
(工商银行莆田分行)